《金屬》股市回升帶動 LME基本金屬多數上漲
(2025/06/24 06:49:38) |
MoneyDJ新聞 2025-06-24 06:15:51 記者 黃文章 報導
地緣政治與能源分析公司Rapidan Energy Group執行長斯科特·莫德爾(Scott Modell)表示:「我們預期伊朗的反應會是經過編排的,例如騷擾商業船隻、象徵性扣押油輪,或對美軍哨所發射有限度的火箭,而非全面封鎖荷姆茲海峽的能源運輸。這場衝突的安排顯示,雙方都希望對危機進行控管,而不是任由局勢失控。」 礦業週刊(Mining Weekly)報導,嘉能可(Glencore)週五表示,其位於澳洲昆士蘭州的伊薩山(Mount Isa)銅冶煉廠已無法維持營運,並正等待聯邦與州政府對其援助請求的回應,以期在全球市況艱困之際維持該廠的運作。 該公司近期已在當地媒體上對伊薩山冶煉業務發出警訊,因為與之相關的礦場預計將於下個月關閉。屆時,嘉能可將不得不自行採購銅精礦進行加工,而目前全球冶煉產能過剩已導致加工費用降至歷史低點。 嘉能可在聲明中表示:「前所未見的冶煉市場情勢、高昂的能源、天然氣與勞動力成本,以及銅精礦短缺,使得伊薩山銅冶煉廠目前無法持續營運。」嘉能可稱已向澳洲聯邦與昆士蘭州政府尋求援助,以維持其銅冶煉廠與精煉廠的運作。 包括澳洲工業與科學部長提姆·艾爾斯(Tim Ayres)與昆士蘭資源部長戴爾·拉斯特(Dale Last)在內的多位國會議員,於週五到該廠進行了參訪。這兩位部長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,聯邦與州政府已與嘉能可進行深入接洽,以探討該冶煉廠可行的未來發展路徑。 艾爾斯在聲明中表示,「若伊薩山銅冶煉廠關閉,將對澳洲的主權能力以及依賴該廠的下游設施造成不利影響,」但並未透露可能向嘉能可提供何種資金援助的細節。嘉能可表示,已提出「一項區域解決方案的構想,旨在彌補當前的經濟缺口,使冶煉廠與精煉廠得以持續營運。」 路透社專欄作家安迪·霍姆(Andy Home)6月20日撰文表示,銅冶煉廠如今面臨嚴重的原料短缺,以至於它們竟需向礦商付錢,才能將銅精礦轉化為精煉金屬。原本應該是銅冶煉廠核心收入來源的「加工與精煉費」(TCRC),自年初以來即持續為負。此次加工費崩潰,原因在於冶煉廠太多以及需求過旺。 根據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提供的數據,即期加工精煉費用穩定在每噸-45美元(TC)與每磅-4.5美分(RC)的水準。同樣難以為繼的,還有銅業界長期以來慣用的年度或半年期定價模式。今年的基準價——每噸21.5美元——也是至少20年來的最低水準。這種供需失衡難以為繼,特別是如果冶煉廠在年中談判中接受負數定價,那將適用於遠比即期市場大得多的交易量。 中國銅精礦進口表現強勁,2024年創下2820萬噸(散裝)年度新高,2025年前5個月進口量又年增7.4%達到1,240.6萬噸,中國冶煉能力擴張過快,導致新進者爭相搶購原料。中國冶煉產能擴張在精煉銅產量上表現明顯: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,5月精煉銅產量年增近14%。上海有色網估算,今年至今產量已較去年同期增長11%。中國是最大的精煉銅生產國。 幾家冶煉廠已在利潤擠壓下關閉。嘉能可今年2月將旗下菲律賓聯合冶煉精煉公司(Pasar)轉入維護狀態,中礦資源也在本月初關閉納米比亞的楚梅布(Tsumeb)冶煉廠。分析指出,在中國縮減對過熱的太陽能產業補貼後,銅需求預期也將降溫,但中國冶煉廠並未退縮,意味著當前的供需失衡還需更長時間才能透過更多產能關閉來調整。 (圖片來源: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) *編者按:本文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精實財經媒體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
|